制冷技术中心-专业提供制冷技术资料及制冷技术咨询

全国免费咨询热线
400-655-3598

当前位置:首页»技术文献 » 正文

氨制冷系统辅助制冷设备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方法

责任编辑:admin2014-2-26 19:7:9

  高压储液器液位过低或过高,高压储液器在制冷系统中起着储存作用、液封作用和供应调节作用。高压储液器的液位最高不得高于其容积的80%,最低不得低于30%。若液面低于30%以下,将使高压储液器失去液封作用,使高压气体沿高压储液器的出液管道窜入低压系统,使蒸发压力升高而影响冷间的正常降温。造成高压储液器液位过低的原因一般是系统有大的泄漏,或长期泄漏。补充制冷剂前,一定要把系统的泄漏部位检查出来,并经处理后才能补充制冷剂。当储液器液位过高,特别是满液的情况下,首先造成的后果是冷凝后的液体制冷剂会大量地聚积在冷凝器内,从而使冷凝面积减小,造成冷凝压力的升高和排气温度的升高,破坏了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。当制冷系统停止运行时,节流阀要关闭,即储液器的出口被关闭,由于制冷系统中的阀门基本没有可逆流动性,当外界温度升高时,就会使储液器内的液体制冷剂体积膨胀,产生巨大的压力,一旦这种压力超过储液器所能承受的压,而安全阀又失灵的话,就会使储液器爆炸,造成重大的设备事故和人员伤害事故。储液器的液位过高,特别是满液的情况,一定要及时处理。处理的方法是把多余的制冷剂取出。需要说明的是,储液器中液位过高,是因为制冷剂充灌得太多,所以在充灌制冷剂时,遵守液体制冷剂容器对其容量的规定,是杜绝这类事故的根本所在。


氨制冷系统辅助制冷设备


  冷凝器液位过高,①由于高压储液器满液,冷凝后的液体制冷剂不能顺利地流入储液器,就会造成冷凝器液位过高的现象。这时只要把储液器的液位降低,冷凝器液位过高的现象自然就消失了。②冷凝器底部的出液阀和高压储液器上部的进液阀,至少有一只出现局部堵塞现象,使流向储液器的液体制冷剂量减少,因而造成冷凝器内液位过高,但这种情况在实际中很少发生。③在实际运行中,有时会出现高压储液器内压力高于冷凝器内压力的情况,此时冷凝器流人储液器的液体流量就大大减少,因而造成冷凝器内的液位过高。为防止这一情况的出现,在冷凝器和高压储液器之问加装了一根均压管,如图6—5和图6—6所示。由于安装了均压管,消除了冷凝器和高压储液器之间的压力差,冷凝器液位过高的现象就不存在了。如果在实际运行中仍然出现冷凝器液位过高的现象,则是均压阀门没有开启或均压阀门有故障,如阀门的堵塞、阀芯的脱落等。这时应开启均压阀,如不见效则应修理或更换均压阀。


  中间冷却器液位过高或过低,中间冷却器正常液位应控制在液位指示器高度的50%左右。如果液位过高,会引起高压级压缩机的液击,如果液位过低,不能充分冷却低压级压缩机排出的过热气体,致使高压级压缩机吸气过热而降低制冷效果。中间冷却器液位过低的处理比较简单,只要把中间冷却器节流阀的开启度调大,液位就会升高。但调节开启度时,要循序渐进,即调节一点开启度,运行几分钟,观察一下液位,再调节一点开启度,再观察液位,直至达到规定的液位时为止。否则液位过低的现象消除了,液位过高的现象又出现了。当中间冷却器液位过高时,高压级压缩机就有液击的危险。不过在发生液击前总有一些先兆,如吸气温度过低、气缸有轻微的敲击声等。遇有以上情况,则表明中间冷却器液位过高。这时应立即把中间冷却器的节流阀关闭,随着压缩机的运行,中间冷却器的液位就会慢慢降低,当液位达到规定的F限时,再循序渐进地打开节流阀,直至达到规定的液位范围为止。


查看更多关于 制冷配件  
上一篇:冷库降温困难及蒸发器冷却排管结霜不匀或不结霜 下一篇:氨制冷系统主要制冷设备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方法